歡迎來到安科瑞電氣股份有限公司網站!
咨詢電話:18702111683企業碳中和光儲直柔微電網解決方案
引言:邁向碳中和時代的企業能源革命
在全球應對氣候變化、中國堅定落實“雙碳”目標的大背景下,企業正面臨碳排放約束收緊、用能成本上升的全新挑戰。傳統的能源消費模式已難以適應未來發展的需要,實現碳中和不再是可選項,而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核心戰略和必然要求。在此進程中,能源系統的綠色、低碳、智能化轉型是關鍵突破口。“光儲直柔” 作為一種集成創新、多能互補的先進能源解決方案,正是一場企業能源系統的深刻變革,為企業提供了一條兼顧環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清晰路徑,賦能企業在碳中和浪潮中贏得先機。
一、 解決方案政策背景
光儲直柔技術憑借其創新性與前瞻性,已贏得業界廣泛認同與積極實踐,國家層面及各部委、地方政府陸續出臺一系列針對性政策,從資金扶持、標準制定到示范項目推廣,構建起多層次、多方位的政策支持體系,為光儲直柔技術的規?;瘧门c產業化發展營造了良好的政策生態。
二、 什么是光儲直柔?
“光儲直柔”技術,簡稱PEDF(photovoltaics, energy storage, direct current and flexibility),是指在建筑領域綜合應用太陽能光伏、儲能、直流配電與柔性交互四項技術的集成系統。該技術本質上是一種面向碳中和目標的新型建筑配電體系。
“光”指太陽能光伏發電技術,主要包括屋頂光伏與立面光伏;
“儲”指分布式儲能技術,以電化學儲能電池為主,實現可再生能源的安全、經濟與高效存儲;
“直”指直流配電技術,即將建筑配電網由傳統交流轉變為低壓直流形式,具備結構簡單、控制便捷、傳輸效率高等優勢;
“柔”指柔性交互技術,即建筑能夠根據清潔能源發電狀況動態調節用電負荷,實現用電需求與可再生能源發電之間的實時平衡與協同。
三、 光儲直柔典型拓撲架構
3.1 直流母線電壓等級
DC 750V:常采用的電壓等級。例如,在某些項目中,系統設置了DC 750V的直流母線電壓,并通過變換器降壓饋出DC 220V的電壓等級,以供電給LED燈具等負荷。
±375V雙極性母線:在一些系統中,采用±375V的雙極性母線,這樣的設計可以提供兩個供電電壓層級(即+375V和-375V),有利于簡化電壓層級并提高供電靈活性。
其他電壓等級:除了上述常見的電壓等級外,根據具體需求和系統設計,還可能采用其他電壓等級的直流母線,如DC 480V、DC 600V等。
3.2 用電設備接入電壓等級
大功率設備:如空調、充電樁等,可能接入較高的電壓等級,如DC 750V或±375V雙極性母線中的某一極。
小功率設備:如插座、照明燈具等,可能接入較低的電壓等級,如DC 220V或更低的電壓等級(如48V以下,以確保安全性)。
3.3 單端單路輻射狀結構
適用于一般直流負載集中區,如居民住宅區、電動汽車充電站和功率較大的儲能電站等場所,以及直流配電系統的建設初期和過渡期宜采用該網架結構。
3.4 雙端結構
具備供電范圍大、供電可靠性較高的特點,適用于容量較大、供電可靠性要求較高的場所,如工業園區、重要負荷區等供電場所。
四、 解決方案應用場景
高耗能制造業:例如汽車制造、電子廠、數據中心等領域,電力成本在企業運營總成本中占據顯著比重,同時面臨嚴格的節能減排要求,能源轉型需求尤為迫切。
物流倉儲園區:通常具備大面積的閑置屋頂資源,適宜規?;渴鸸夥l電系統;加之冷鏈倉儲等環節能耗很高,應用“光儲直柔”系統可有效實現能源自給與用電優化。
辦公園區與商業樓宇:空調、照明、電梯等用電負荷集中且容量大,具備良好的可調節特性,可通過柔性控制策略實現能效提升和需量管理,降低運行成本。
充電站/充電園區:作為電動汽車能源補給的核心場景,“光儲直柔”系統可與其天然結合,通過智能調度實現有序充電、V2G(車輛到電網)等雙向互動功能,有效緩解電網壓力,提升運營經濟性。
五、 解決方案平臺功能簡介
光儲直柔管理系統作為微電網園區與建筑能源管理的核心平臺,通過集成“源網荷儲”全環節運行數據采集與監視功能,實現了對光伏發電、儲能裝置、柔性負荷及配電系統的全息感知與動態管控。系統具備數據采集傳輸、智能存儲、可視化展示、狀態診斷及異常告警等綜合能力,可直觀呈現電量消耗、碳排軌跡、設備工況等關鍵指標,為能源管理提供多維數據支撐。
基于電力監控數據深度分析,系統支持分層級、多維度的運行狀態可視化展示,涵蓋子系統級監控與全局態勢研判,有效提升新能源消納效率,推動光儲直柔微電網向經濟高效、安全可靠、智慧靈活的運營模式升級。具體功能模塊包括:
5.1 全要素運行監測
構建電站數字拓撲模型,實現設備級實時監控與策略執行跟蹤;
集成態勢感知算法,動態評估系統運行健康度;
建立多維度評價指標體系,支持運行效能量化分析。
5.2 精準功率預測
開發分布式光伏、充電設施、空調負荷等差異化預測模型;
提供日前及日內多時間尺度預測服務,為調度決策提供可靠依據。
5.3 全鏈條碳排管理
建立碳排放流動態追蹤模型,實現源-網-荷-儲全環節碳足跡核算;
開發碳排熱力圖可視化工具,精準定位減排潛力節點;
基于大數據分析生成定制化減碳策略,助力碳中和目標達成。
5.4 智能優化調度
經濟優化調度:構建能耗-成本-碳排多目標優化模型,支持分時電價機制下的運行策略動態調整;
安全穩定調度:集成網供功率平滑控制與電壓質量調節功能,確保微電網與大電網友好互動;
需求響應調度:開發可中斷負荷快速響應機制,參與電網調峰輔助服務市場。
該系統通過數字孿生技術與AI算法的深度融合,實現了從數據采集到決策優化的閉環控制,為光儲直柔微電網的精細化運營提供了完整解決方案,有效提升了可再生能源利用率與綜合能效水平。
六、 解決方案收益分析
直接經濟收益:光伏發電度電成本低,用戶自發自用可省日常用電成本,多余電量售予電網能開辟額外收益渠道。
降低用電成本:儲能技術通過傳統電池、梯次及 V2G 移動儲能等方式,谷期充電、峰期放電,優化用電成本結構。
創造額外收益:V2G 技術讓車主有新盈利機會。如在家充電 0.5 元/度,峰時在公司放電 1.1 元/度,日放 30 度電可賺 18 元差價,長期基本能賺回電費。
環境收益顯著:以 100kWp 光伏微網系統為例,年供近 12 萬度新能源電,節約標準煤 42 噸,減二氧化碳排放 120 噸、碳粉塵 32 噸,利于改善空氣與減緩氣候變化。
節省建設成本:微網融合光伏與儲能,能自主調節電力供需,節省充電設備配電增容費,減少電力基建投資,降低用戶前期投入。
助力碳中和:新能源廣泛應用,尤其是微網與 V2G 結合,緩解充電樁對電網沖擊,實現“零碳”車用“零碳”電,支持國家“雙碳”目標,推動綠色可持續發展。
七、 解決方案典型配套產品
電話
微信掃一掃